吊桥效应BY法拉栗
吊桥效应(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effect)是一种心理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亚瑟·埃伦(Arthur Aron)和唐纳德·达顿(Donald Dutton)在1974年通过实验发现。该效应描述的是,当人们在紧张或刺激的环境中,如走过吊桥时,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此时碰巧遇到一名异性,他们可能会将这种心跳加快误认为是对方使自己心动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从而对对方产生情愫。
吊桥效应的原理在于,当人们经历恐惧或兴奋等强烈的情绪状态时,身体会产生包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这种生理激动的状态可以被个体误解为对当前陪伴人物的吸引,而非实际情绪状态的直接结果。
法拉栗的小说《吊桥效应》正是以这种心理效应为背景,讲述了钟熙和江恪之在荒岛上签订《荒岛三项协议》,却发生了吊桥效应的故事你知道吗?最近我在书荒期里,无意间翻到了一本叫做《吊桥效应》的小说,简直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作者法拉栗,真是把吊桥效应这个心理学现象用得淋漓尽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浪漫的冒险。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走进这本书的世界,感受一下那股独特的魅力吧!
一、相遇在吊桥之上
![](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1e8c5b6b73f40914?.png)
故事的主人公,钟熙和江恪之,一个是明艳撩人的女强人,一个是清冷禁欲的男精英。他们本应是职场上的佼佼者,却因为一场意外的荒岛求生,让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那天,他们一同受邀前往柬埔寨参观庄园,却没想到在返回的路上,遭遇了极端天气。钟熙醒来时,发现自己和江恪之被困在荒岛上,四周荒无人烟,手机信号全无。这可怎么办呢?为了生存,两人不得不暂时联手,寻找住处和食物。
二、从敌对到暧昧
![](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ec1f1cdd9de5f486?.png)
一开始,钟熙和江恪之的关系可谓是水火不容。钟熙以为江恪之对她冷嘲热讽,是因为自己抢了他的项目。而江恪之则认为钟熙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在荒岛上,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下彼此的成见,共同面对困境。
渐渐地,钟熙发现江恪之并非她想象中的那样冷酷无情。他冷静、睿智,面对困境总能想出解决办法。而江恪之也被钟熙的坚韧和乐观所打动。在荒岛上,两人从敌对到暧昧,感情悄然滋生。
三、荒岛上的爱情游戏
![](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52cf55a152d4d775?.png)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钟熙决定和江恪之玩一场爱情游戏。她故意挑逗江恪之,试图让他为自己疯狂。而江恪之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早已波涛汹涌。
在篝火旁,两人达成共识,签订了《荒岛三项协议》:一、只做爱,不谈感情不接吻。二、一三五女上,二四六男上,周日休养生息。三、该段肉体关系仅为荒岛限定,一旦回国,立刻终止。不可公开这段过往,继续老死不相往来,身心都是。
故事的他们却一条也没有做到。在荒岛上,钟熙和江恪之的爱情逐渐升温,从最初的互相试探,到后来的深情相拥,他们仿佛找到了彼此的依靠。
四、高岭之花下神坛
在《吊桥效应》这本书中,法拉栗巧妙地将心理学现象吊桥效应融入故事,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这场荒岛求生之旅。钟熙和江恪之的爱情故事,就像一朵盛开在荒岛上的花朵,虽然历经磨难,却愈发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的男女主角,钟熙和江恪之,都出身豪门,一个是明艳撩人的女强人,一个是清冷禁欲的男精英。他们在职场上是死对头,却在荒岛上找到了真爱。这种高岭之花下神坛的设定,让人不禁感叹:爱情的力量真是神奇!
五、
读完《吊桥效应》,我深深地被法拉栗的文笔所折服。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钟熙和江恪之的爱情故事,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荒岛之上,亲身感受那份浪漫与激情。
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了吊桥效应的魅力,还让我明白了爱情的力量。有时候,我们只需要放下成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就能找到那个对的人。所以,如果你也想感受一场浪漫的冒险,不妨拿起《吊桥效应》这本书,一起走进钟熙和江恪之的爱情世界吧!